今天放假,没有复盘,工作特别忙的时候动手把想了好久的文章补出来。
心态,常常有人提及心态,那么,神马是心态?如果直接回答这个问题,必定陷入一个逻辑和认知的混乱里。SO,来回答这么一个问题:为什么拿不住单子。
首先,大家生物学都学过帕沃洛夫的条件反射实验,我们现在复习一下:
敲铃-->喂食-->巴普洛夫的狗开始分泌唾液,敲铃-->喂食-->巴普洛夫的狗分泌唾液,敲铃-->喂食-->巴普洛夫的狗分泌唾液,敲铃-->喂食-->巴普洛夫的狗分泌唾液,如此循环,终于有一天:哇,敲铃也分泌唾液了。
大家都养过狗吧,仔细观察的话,狗跟谁最亲近?喂食喂的最多的人,说来性质一样,通过如此不断的刺激建立反射,很开玩笑的说:狗看到的不是人,而是带来的食物。通过如此的行为建立条件反射,换句话说:这揍是学习。#有个鸟人用这个方法教会了鸽子打乒乓球#
那么,我们就面对了问题:为什么会有条件反射呢?大部分心理学家认为:条件反射帮助建立预期。我们还是用栗子来说明:
感知(通过听闻触视等知觉,鬼子扫荡大三光)-->分类(鬼子是危险的)-->建立认知(日本侵略者是凶残的)-->形成预期(避免接触到鬼子)-->行为执行(鬼子进村了,乡亲们赶紧跑啊)。
又或者再细分:
感知(没喉结的,长发的,胸口两块突出,皮肤光滑,体态丰满等)-->分类(女人)-->再分类(这是年轻女人)-->建立认知(青春神马的最美好)-->形成预期(男人嘛,都诚实点)-->逻辑判断(成本收益,老婆什么的)-->行为执行(这才是最核心的执行力)。
根据如上的例子:为什么拿不住单子捏?
按照细分的栗子:
我们取个简单的2个栗子:
买入和平仓:
买入:感知(金叉)-->分类(上涨)-->再分类(80%上涨)-->建立认知(金叉80%上涨)-->形成预期(金叉买入)-->逻辑判断(成本控制,仓位大小)-->行为执行(买入)。
平仓:感知(金叉不一定会上涨)-->分类(亏钱)-->形成预期(可能会亏钱)-->逻辑判断(赢钱不能再亏回去)-->行为执行(码流的平仓,赚几个点走喽)
如果到这里结束,对不起党和人民。如何才能拿住单子?#这揍是业内良心#
按照如上的理论,治疗方法如下:
1,脱敏疗法。
对可能的亏损不那么敏感,那就接受这个观点:没有完美,这个世界上不存稳赚不赔的生意。强制设置止损止盈,独立对面自我的质疑,这种煎熬大家应该都会有。
这种行为必须铁血才能有效。但是实际上,面对甚至不到50%的概率的事情,耗费了时间和精力的大量机会成本,最后如果还是不亏不赚,确实很难以接受。
我个人很讨厌1这种方法,缺乏人性,但凡禁止的都会触犯。
那么方法2:
还是改变认知,从心底接受你的交易策略。以某较真的小2B为例,接受的必须是通过逻辑推证归纳得到一个可以明确给出观点,并且可以明确验证的结论,就如同1+1我们从来没有质疑等于2,三角形内角和必须是180度一样。基于公理得到原理。
方法3:我好像也是这么被治疗好的。
不能忍受震荡市及趋势初期、末期的小盈小亏、浮盈浮亏;反复挨耳光的
一定品尝不到中长线的乐趣也不可能拿的住单
别跟我说什么过滤、什么心态
都是扯和蒙
没有小投入不投入就有大产出的方式
只有大投入大产出、小投入小产出
不同的是,盈利的单子能超越亏损的总和你就成功了
我好像也是这么被治疗好的:
不能忍受震荡市及趋势初期、末期的小盈小亏、浮盈浮亏;反复挨耳光的,一定品尝不到中长线的乐趣也不可能拿的住单。